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
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莫提默·J·艾德勒 《如何阅读一本书》1

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
鲁迅 《鲁迅杂文精选》1

我合上了这本只看了三分之一的书,被我翻弄过的页码和未打开的页码黑白分明。
王朔 《玩的就是心跳》1

至于什么消费都想到可以买几本书,看起来很爱知识,却是一个非常坏的思维,被它麻醉的人,结局就是很恶俗地以为自己很脱俗。一摞一摞买书的人不见得很有知识,一本一本耐心看完的人,才有知识,也才爱书。
连岳 《我是鸡汤》1

我看过不少古典作品,象《还乡》之类,很喜爱它们;我也看过不少战争小说和侦探故事,却看不出什么名堂来,真正有意思的是那样一种书,你读完后,很希望写这书的作家是你极要好的朋友,你只要高兴,随时都可以打电话给他。可惜这样的书并不多。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1

看书这么浮躁的事不适合我:-(
走饭 《微博》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