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你的人比你还知道你有多冤枉
郭德纲 《佚名》2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阳明 《传习录》1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鲁迅杂文精选》1

美决不是以其细部告终,以其局部完结的,而是任何一部分的美都包含着另一种美的预兆。细部的美,其本身就充满着不安。它尽管梦想着完整,却不知道完结,被唆使去追寻另一种美、未知的美。于是,预兆联系着预兆,一个一个不存在这里的美的预兆,形成了金阁的主题。
三岛由纪夫 《金阁寺》1

只有地位相当的人才能谈得上公平。
乔斯坦·贾德 《苏菲的世界》1

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博,都用来说话以及听别人说话,人已经很恐惧一个人待着,恐惧处于一个自我的世界,时刻地不安着,唯恐被世界遗忘,被流行抛弃,需要时刻感觉到自己在群体中,需要知道有多少人在看着你,或者说话有多少人听见。所以,为了要让更多的人看见听见,你就会说一些哗众取宠的话,这些话跟真实意思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所有的人都想用几句话,比如微博的140个字,来判断事物,表达自我,吸引大家。如果140个字能说清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那真是太幸福、太简单的一件事了。世界上的事不是都能用140个字就能概括的。
廖一梅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1

不要让你的付出感扼杀了你的人脉
佚名 《意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