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了解了什么是爱的时候,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憎恨。
岸本齐史 《火影忍者》1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墨子 《佚名》1

病人以高烧为食,恋人以爱情充饥
雨果 《悲惨世界》1

桃花源的独自美好,容不得异质介入。那位渔人的偶尔进入引动传播,而传播又必然导致异质介入。因此,陶渊明选择了一个更具有哲学深度的结局——桃花源永久地消失于被重新寻找的可能性之外。桃花源中人虽不知外界,却严防外界,在渔人离开前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渔人背叛了这个叮嘱,出来时一路留下标记,并且终于让执政的太守知道了。但结果是,太守派人跟着他循着标记寻找,全然迷路。更有趣的是,一个品行高尚的隐士闻讯后也来找,同样失败。陶渊明借此划出一条界限,桃花源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隐士天地,那些以名声、学识、姿态相标榜的“高人
曹保平 《李米的猜想》1

云哥,高山流水的故事固然值得人称羡,但是伯牙为子期裂琴绝弦并不值得为人称道。琴音是心音,我想伯牙第一次弹琴只是由心而奏。如果子期真是伯牙的知音一定希望他的心一直在高山流水间。
云哥,不要忘了自己的本心。
桐华 《云中歌》1
云哥,不要忘了自己的本心。

事实上,“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也是需要挣扎和锻炼才可以习得的能力。
李笑来 《把时间当作朋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