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的热闹来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
老舍 《骆驼祥子》1

在中国古代,甚至今天,说人性本恶,或人生来就自私是绝不会受欢迎的。杨朱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本来一语道破天机,但这样的观点遭2000年的唾骂,也决不会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
达夫妮·杜穆里埃 《蝴蝶梦》0

不要费什么神去得到新的东西,不论是新衣服还是新朋友。改改旧的;回到它们那里去。事物没有改变;是我们变了。卖掉你的衣服,保留你的思想。上帝会看到,你不需要交往。如果我终生像只蜘蛛一样,被禁闭在阁楼的一角,只要我有思想,对我来说世界还是那么大。
梭罗 《瓦尔登湖》0

因为它不再是一组纯粹的词语,而是成为了一个物体;它的独立是无可怀疑的;普通的词语一说出口就无影无踪了,因为它们只是用作片刻的思想交流;它们从属于物体,仅仅是物体的符号。借着诗歌,词语本身变成了物体,不再从属于任何东西。它们不是短暂的符号,不会转瞬即逝,而会亘古长存。
米兰·昆德拉 《生活在别处》1

世上无事能像一位伟大思想家尚未面世之作给人发现那样,让知识界兴奋不已,让学术界奔走相告,就如同在显微镜下观察水滴时看到那些东西一样。我最近造访海德堡,采买一些现已罕见的十九世纪剑术格斗中留下的伤痕时,正巧碰上这样一件宝物。谁会想到,有《佛里德里希・尼采的健身饮食》存在?吹毛求疵者可能觉得,此书的真伪似乎略有存疑,但仔细读过此书的人大多认为,没有一位西方思想家,能像尼采那样,把柏拉图和普里蒂金(Nathan Pritikin(1951-1985)美国营养学家,长寿研究先驱)熔于一炉。
伍迪·艾伦 《乱象丛生》0

思想不能使真实升华,而止于模仿真实。此处涉及的小说是认识的工具,这种认识既是相对的,又是取之不尽的,非常像对爱情的认识,对于爱情,小说创作表现出最初的惊喜和富有成果的反复思考。
阿尔贝·加缪 《西西弗的神话》0

像样一点的思想,是有毒的。
木心 《文学回忆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