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与死看得过分严重是人的禀性,这禀性的表现出来就是所谓的感情,其实,这正是上天造人的阴谋处。识破这个阴谋的是那些哲学家,高人,真人,所以他们对死从容不迫。另外,对死没有恐惧的是那些糊里糊涂的人。最要命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人,他们最恐惧死,又最关心死,你说人来世上是旅游一趟的,旅游那么一遭就回去了,他就要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又要回到哪儿去。道教来说死是乘云驾鹤去做仙了,佛教来说灵魂不生不死不来不往,死的只是躯体,唯物论讲师来说人来自泥土,最后又归于泥土。
天上有星星,但灯光太亮了。
雷蒙德·钱德勒 《漫长的告别》1

永远不要让结局遮挡了故事的光芒。
雷蒙德·钱德勒 《漫长的告别》1

有一些东西是人人需要的,那就是:明白我们是谁,为何会在这里。
乔斯坦·贾德 《苏菲的世界》1

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
黑格尔 《佚名》0

你可以去挖掘人性,但永远别去考验人性。
佚名 《佚名》1

如若人们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想,那么,很显然他们是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以某种实用为目的。……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为了自身而存在。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0

水通常是向下流,但它也可以透过蒸发上升到高空,这完全取决于水自己的状态。
张方宇 《单独中的洞见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