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与习惯,助长了心灵的怠惰。心灵需要冲击才能清醒过来,我们把这种冲击称为“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依据是那些陈腐的说明、辩解、谴责,这一切又使心灵昏沉如入睡。心灵时时落入这种怠惰的形式中,正确的教育者不仅要使自己的内心终止此种怠惰,而且要帮助学生对它加以观察。
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
马卡连柯 《马卡连柯教育文集》0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
徐特立 《徐特立教育文集》1

查凶杀案不看尸体,等于走到真相前却把眼睛闭上。
丁墨 《他来了,请闭眼》1

直到你自己有了孩子,才会发现他们到底有多少东西要学。
肯·福莱特 《巨人的陨落》0

天赋的力量大于教育的力量。
伏尔泰 《佚名》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