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你了解我?连我自己都不了解我自己。
有些常识的人都会记得,眼睛的困惑有两种,也来自两种起因,不是因为走出光明,就是因为走进光明所致,不论是人体的眼睛或是心灵的眼睛,都是如此。记得这些事的人,当他们看到别人迷茫、虚弱的眼神,他们不会任意嘲笑,而会先询问这个人的灵魂是否刚从更明亮的生命走出来,因为不适应黑暗而无法看清周遭;或是他刚从黑暗走入光明,因为过多的光芒而目眩。他会认为其中一个人的情况与心境是快乐的,並对另一个人产生怜悯。或是,他可能会有心情嘲笑从幽冥走进光明的灵魂,但这总比嘲笑从光明世界回到黑暗洞穴的人更有道理。
柏拉图 《理想国》0

于是我出了门,心情像过节一样,却不知去哪里。
莫泊桑 《羊脂球》0

我会落到什么地步呢?谁愿为我指点迷津?
司汤达 《红与黑》1

究竟是我摆脱了历史,还是被历史遗弃了呢?
辰东 《神墓》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