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人说,人应该把中年以后的岁月全部用来自觉和思索,以便找寻自我最深处的芳香。
一入江湖岁月催,少年子弟江湖老。
Priest 《山河令》0

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0

谁承望月底西厢,变作了梦里南轲。
王实甫 《西厢记》1

对一个学人应该有两种评价,或者说有两种标准,一个是学术研究方面,看他是不是有贡献,另外一个标准就是他对时代的影响。有很多人对时代的影响太大了,包括梁启超、胡适,他们影响了整个一个时代的风气,就不宜单从专业的角度来衡量。他们在某一个专业的研究上可以未必有多大贡献,可是他们对于整个时代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包括郭沫若在自传里都讲,他们那个时代的青年几乎没有不受梁启超影响的。
何兆武 《上学记》0

愿在长路漫漫的人生中,读书成为你对抗岁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樊登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0

当初岁月中的感动
就是永远呐
佚名 《一禅小和尚》0
就是永远呐

如今只能做世情与岁月的浪子
七堇年 《尘曲》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