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李大钊 《佚名》0

当生命失去恩宠的时候,请赐我以欢歌
泰戈尔 《吉檀迦利》1

在泛泛和平庸的社交聚会中,人们对充满思想见识的谈话绝对深恶痛绝。所以,在这种社交场合要取悦他人,就绝对有必要把自己变得平庸和狭窄。因此,我们为达到与他人相像、投契的目的就只能拒绝大部分的自我。当然,为此代价,我们获得了他人的好感。但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他就越会发现自己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这根本就是一桩赔本的买卖。人们通常都是无力还债的;他们把无聊、烦恼、不快和否定自我强加给我们,但对此却无法作出补偿。
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0

课本教育只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单纯知识的教学。 他需要的是与自己个性相得益彰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让孩子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自然地获得这个阶段应该有的成长经历和经验,在任何阶段的拔苗助长都是残害。 绝大多数父母都似乎无法从流行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中突围出来。潮流的力量太强大了,几乎人人都被潮流裹挟,身不由己跟着跑。
池莉 《立》0

又一个生命世界毁灭了,像烈日下的露珠。
刘慈欣 《乡村教师》0

不踏实是生命中的硬伤,扭曲人的思维方式,使人既无法客观地面对他人,也无法真实地面对自已。
尹建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