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里说,人的终极死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开这个世界。其实没关系的——毕竟,孩子的孩子们,没有责任与义务记住先辈的样貌、姓名、故事,但,只要这些温暖与爱一直传递下去,我们就从未辜负来这世界的意义。爱在,他们就在,我们也在。
我始终相信文字是有温度的,至少这可以当做看别人故事时莫名其妙地流眼泪的一个合理的解释。读别人的故事,看别人在白纸上写下的铅字,总是容易回忆起过去的自己,无论那段岁月是温暖的还是寒冷的。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读读那些深夜写下的文字,以及那些中意的故事。在一个个陌生的名字演绎的故事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在别人的故事里编织着只属于自己的梦。
张嘉佳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0

凡是我能够在思想上与之获得共鸣的智者都教导我们,当生活和写作时,应该将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想象成生命的最后一次,写下的每一句话都是以死亡为句点的。死亡的意识并不会与伤感、恐惧和无缘无故的怯懦绝缘,只有它能赋予生活和写作真正的姿态。
惠特曼 《草叶集》0

死亡过于绝对,而活着,则有无限的可能。
乔治·马丁 《权力的游戏》0

希望和未来与其说是用来让我们向往的,还不如说是用来让我们遮挡死亡的。
张方宇 《单独中的洞见2》1

骨灰是死的东西,灵位只是一块卖得格外贵的塑料。
因为活人的思念,这一切才有了意义。
李木戈 《暗恋橘生淮南》0
因为活人的思念,这一切才有了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