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糟糕的是,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世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和榜样。
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悟。
周国平 《守望的距离》1

孤身独处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闲暇则是至高无上的赐予。他们的重心就在他们的自身当中。由此,我们可以解释清楚为何这类极其稀罕的人物,就算他们有着最良好的性格脾性,也不会对朋友、家庭和集体表现出其他人都会有的那种强烈的休戚与共的兴趣。他们拥有自身内在,那么,尽管失去了其他的一切也能得到安慰。因此,在他们身上有着一种孤独的特质;尤其在别人从来没有真正完全地满足过他们的时候,这种特质就更加明显。他们因而无法视别人为自己的同类。的确,当彼此的差异无处不在的时候,他们也就慢慢地习惯了作为另类的人生活在人群当中。在称呼人
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0

没心没肺,能活百岁,问心无愧,做人不累。
佚名 《佚名》1

夺取别人生命的代价是很重的,沉重到会把人压垮。
莎士比亚 《仲夏夜之梦》0

红楼本一梦,是我们过于执着它的真假,对错,以及爱恨。作家张爱玲说:“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红楼未完,高鄂难识曹公之血泪,固然可恨。但人生亦因了残缺而美丽,因了悲剧而经久。
白落梅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