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许多人一生都背负着两个包袱:一个包袱装的是“昨天的烦恼”,一个包袱装的是“明天的忧虑”。你完全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把它们扔进大海里,扔进垃圾堆里。没有人要求你要背负着这两个包袱。
一禅:师父,我刚才参禅入定的时候,看到佛祖了诶!
师父:善哉,善哉,若心底澄澈,消无明烦恼,那佛菩萨就在心中,如来随时能见。一禅,你见到佛祖在干什么?可曾对你说法?
一禅:佛祖倒是慈眉善目的,送给我吃了好多好吃的,素鸡、素鸭、素火腿,油面筋、金针菜、东陂豆腐、竹笋香菇,还有……
师父:唉,这次就算了,下次参禅的时候再睡觉做梦,看为师不打你板子!
师父:善哉,善哉,若心底澄澈,消无明烦恼,那佛菩萨就在心中,如来随时能见。一禅,你见到佛祖在干什么?可曾对你说法?
一禅:佛祖倒是慈眉善目的,送给我吃了好多好吃的,素鸡、素鸭、素火腿,油面筋、金针菜、东陂豆腐、竹笋香菇,还有……
师父:唉,这次就算了,下次参禅的时候再睡觉做梦,看为师不打你板子!
佚名 《一禅小和尚》0
酒实在是妙。几杯落肚之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平素道貌岸然的人,也会绽出笑脸;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会议论风生。再灌下几杯之后,所有的苦闷烦恼全都忘了,酒酣耳热,只觉得意气飞扬,不可一世,若不及时知止,可就难免玉山颓欹,剔吐纵横,甚至撒疯骂座,以及种种的酒失酒过全部的呈现出来。
梁实秋 《雅舍小品》0
飞腾十方随宜救济者。化身佛也。断惑修善雪山成道者。报身佛也。无言无说湛然常住者。法身佛也。若论至理。一佛尚无。何得有三。此言三身者。但据人智有上中下。下智人妄兴。福力。妄见化身佛。中智人妄断烦恼。妄见报身佛。上智人妄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人内照圆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
菩提达摩 《少室六门》0
哨牙炳知道过关了虽然金洗手失败,至少过了这关有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吧,见步行步,管不了这么多。他再次领悟有些烦原来只是自己的心障,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换个想法,换个说法,烦恼虽仍是烦恼,却未必如想象中的烦和恼。
马家辉 《鸳鸯六七四》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