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是他哭,她不哭,因她是有理的一方,不仅有理,还有时间岁月,能将命扳过来. 现在, 她依然有理, 可时间岁月到了尽头,命没有扳过来,反又扳过去了一尺.
岁月可以这样安静而单纯地流过去,而太阳仍旧一样升起。
三毛 《万水千山走遍》0

谨以这样的一朵栀子及一朵山茶,敬献给岁月。感谢它赐予我地种种晶莹剔透的感怀——其中最美的,是无论遥望梅花落满南山,空睹漫山遍野的草枯叶败,或者独自登高至绝顶,怅对雪原云海,都不能足以抒怀的孤哀。
七堇年 《灯下尘》1

越成功就越觉得原来这些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反而会怀念以前没有被功利心污染的岁月。有时候午夜梦回,醒来后总觉得心口有个洞,开始不知道是什么,随着一年一年过去,有一天终于明白,原来心底一直有着一个歉疚很深的结。
安宁 《温暖的弦》0

像绝大多数奔赴北上广深的年轻人一样,他们自动对可能将要降临的苦难进行了美化。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颠沛流离和居无定所甚至会让他们萌生某种浪漫的诗意,但这诗意的产生和维系是有前提的,那便是:颠沛和漂泊只是暂时的,在不远的未来,他们可以得到稳定的生活,在闲暇的时光里,终能回望当年的苦难。换句话说,经历过的颠沛不过算是一种短暂的体验,会成为日后忆苦思甜的谈资。而一旦漂泊望不到尽头,那些柔和的光晕和浪漫的象征注定会消失殆尽。
杨时旸 《杨天乐买房记》0

唯物论也好,唯心论也好,其实不冲突,大家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只要不用自己所掌握的去祸害别人,那就算自我认识提高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像我前面说的:你不相信并不能影响客观现实的存在。时间的尽头存在,而且我也的确去了,你是否认同,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的。
高铭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0

曾经以为不舍的离别,到最后只是时间教会我们的一种无可奈何。
苑子文_苑子豪 《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