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照龟卜,毫厘不爽,陈抟转世,文王重生。——陈瞎子
天下霸唱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0

如果说,孔孟程朱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些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多年,实在太过分。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0

有人或许会说:“不,我们有GDP,我们有钱,我们有高楼。”但如果把一个民族比喻成一个人,GDP、钱和高楼是这个人身上的外套和脸上的气色。气色好当然好,但是骨子里没有文化,脑子里没有思想,不管外套穿什么名牌,你都不可能成为名牌。
白岩松 《白说》1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
L·S·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0
历来绝大多数中国文人,对此岸理想和彼岸理想都不认真。陶渊明对他们而言,只是失意之后的一种临时精神填补。一有机会,他们又会双目炯炯地远眺三国群雄式的铁血谋略,然后再一次次跃上马背。过一些年头,他们中一些败落者又会踉踉跄跄地回来,顺便向路人吟几句“归去来兮”。
余秋雨 《中国文脉》1

受到新的文化冲击时“回心”(中国)和“转向”(日本)的问题。“回心”是彻底粉碎,彻底反思自己为什么跟人家不一样,不是简单地问差距在哪里,而是问差别在哪里,把这个差别看作一种既定事实,同时也是思考和创造地来源,这是革命性的。
项飙 《把自己作为方法》0

年画是一种文化,看到年画,离过年去自然也不远了。
曦光晨眠 《恰此锦美华年》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