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多年之后回想往事,我依然觉得,再给我一次选择,我会做同样的事情。人生对错何在,意义何在,标准本来是没有的。世俗的圭臬是加在我们身上的负荷,令我们渐渐无法对内心诚实,偶有一丝勇气,像水下的落叶,被轻风搅浮起来,翻一个身,又沉没到底。
一辈子,不是这么过,就是那么过。终归灰烬。迟早而已。
其过程,壮烈一些,奉照内心旨意活下去,未尝不是成就另外一种意义。
七堇年 《尘曲》0
一辈子,不是这么过,就是那么过。终归灰烬。迟早而已。
其过程,壮烈一些,奉照内心旨意活下去,未尝不是成就另外一种意义。

我现在明白那条堤坝的意义了。这一座城市,不只是墙垣,不只是天子,不只是百官,更是生活在其中的黎民。即使城垣坍塌,天子不在,即使百官无所作为,只要百姓人心未失,它便能够自我拯救。孟子那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原来是这个道理。 于谦抬起手来,遥遥指向西边那一片巍峨高大的建筑群。 “北京城是在十八年建成的,我是十九年进士,可以说是看着这座城延生的。有朝一日它若遭劫难,我希望能像周文那样,哪怕皇上和百官都不在了,也能挺身而出,拼了性命护得它周全!
马伯庸 《两京十五日》0

将来我这一路上要看的风景确实良多。但这不能说明,它们将比昔日的更为美好。亦不能说明,我将遗忘过去一路上的景致。因为我确信,人不应该把对将来的期许建立在对过去的鄙夷和对现在的漠视之上。我向来疏于言表,亦不愿言表,这感情与我而言的重大意义。若这疏离和表面上的黯淡,不能被你所理解并相信,那么我感到非常遗憾。
七堇年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0

我思故我在” (是一位低估了牙疼的知识分子提出的命题。“ 我觉故我在” ) 才是一条更有普遍意义的真理, 对一切有生命之物都适用。 我的自我与你的自我, 就其思想而言, 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人多而思想少: 我们的思想大体相同, 我们相互交换、借用、 剽窃各种想法。 可是, 如果谁踩了我的脚, 只有我感觉到疼痛。 自我的基础不是思想而是忍受, 这是一切感觉中根本的根本。 只要在忍受, 哪怕是一只猫也不会怀疑其独特且不可代替的自我。 世界在强烈的忍受的中消失, 我们每一个人都只同自我相伴。 忍受自我为中心的大学校。
米兰·昆德拉 《不朽》0

她让我看见了光,但我不能把她带入昏暗
徐伟 《灿烂的她》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