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名言
热门名人
经典语录
小说摘抄
散文美句
台词
古文
诗
简介
《都是遗风在醉人》经典名言
共收录53个《都是遗风在醉人》的句子:(第3页)
本页收录的
《都是遗风在醉人》经典名言
/
《都是遗风在醉人》经典语句
/摘抄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都是遗风在醉人》语录可以了解《都是遗风在醉人》的特色。
那些地下室,就仿佛是城市的灵魂,深深地埋藏于肌理以内,流动着蓬勃的生气与偶然的命运
收藏:0
0
我曾经看过一个画面,一只猫咪年迈,想要最后一次跳上窗台晒晒人间的阳光。它好容易鼓起勇气,猛地一跃,还是掉了下来。最后主人将它抱上窗台,它眯着眼睛,望了一眼天空,安然逝去。令人鼻酸。想到巴尔蒙特的话: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而为了最后看看阳光,我来到窗台。
收藏:0
0
散心容易收心难,总有老师会说“春假后大家记得交......”,而那后面的内容都因太值得被忘记而终于忘记了。春天不是读书天。
收藏:0
0
“不再想回去”是极沉痛的现实。说明我们对于土地已经没有梦了,没有了幻景,只剩下现实。现实是强征强拆、疾病、贫穷、灾害与差劲的社会保障。但台湾似乎提供了这样的梦境,因为不了解,更频添了朦胧的臆测。因而,所谓务必增进的了解,从审美的意义上并非是好事。 因为只有想象是不会碰壁的。
收藏:0
0
所谓真的文艺情怀,其实一半来源于幻觉。隔岸观火,亦搭建起了朦胧的审美距离,使赤裸的伤痕淡化,使遥远的温情弥漫开来。...... 与我们所亲手建立起的文艺台北相比,现实也许不那么纯粹。但音乐、电影、文字,依然能够将我们带入到自己创造的平和世界中,既排除故乡俗常生活的干扰,亦排除台湾的客观现实。
收藏:0
0
《悲情城市》的九份恐怕是一个必走的地标,罗大佑歌里的“鹿港小镇”二十年来都不曾褪去其文艺的光环。有趣的是,就连罗大佑自己都说“这些年已经很少回台湾”,他一定不会料到“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至今都被旅行者看作是与他有关的风景。
收藏:0
0
父辈们的积怨、疾病是他们的隐忧,而无法亲手把握的命运更是心底最焦虑的感知。就好像《恋恋风尘》里阿远在深夜艰难地翻了一个身,哀痛地流出眼泪。当他数着日子从营队回来,青梅竹马的初恋女友却突然要嫁给别人。白天阿远依然沉默地看外公种地,听着老人说“种番薯比种高丽参还要难”,唯有夜间沉痛得难以入眠。这个“翻身”的意境对我影响很大。我觉得一个少年明白初入社会甘苦、人情冷暖就是在这样一个深夜缓缓苏醒的。
收藏:0
0
此为我心中台湾的“文艺”,即带有人情味的文化传承,与落实于影像与文本的细致呈现。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因而产生了特殊的“文艺”。离散与孤绝造就了上一代人的悲情人生,文艺成为了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汇通着苦楚的心灵,将感官的苦痛转化为历史的风尘。丧失家庭,丧失语言,丧失亲族,原生性的坚守令他们的内心世界诞生了隐忍、苍凉又相濡以沫的情怀,人与时代辩证烛照,应运而生了动人的人间情感。而在父辈们用亲历的人世跌宕写就了饱实的心理经验之后,寂寞的后代亦逐步成长,年轻人如梦初醒,开始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经验。
收藏:0
0
这很奇妙,难道她在意猫族的叙述超越了“学飞的萌萌”。但她自己清楚明白地解释了这一切:“不是猫不猫的事(正像这社会充斥着振振有词的相对主义式论调:你们有爱猫爱狗的自由,我也有厌憎猫狗的自由啊),正如同我们关怀原住民小孩或更远的非洲饥贫孩子,无关乎我们爱不爱他们,而是作为一个文明人该有的慷慨温暖。
收藏:0
0
约输·伯格这样评价道:“我们和动物四目交投,但永远无法沟通。因为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状态,人类可以同时膜拜和宰吃动物,动物成了人与自然的中介,如此共处千万年。但这人与动物的互相凝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动物和宠物的流行,彻底消失了……动物不是用来提醒人类的来源,也不是道德上的隐喻,它们是作为整体在适应人类化处境。这个趋势的末端就是庯俗的迪斯尼乐园。”
收藏:0
0
人的年纪越长,似乎就越爱追寻旧时滋味的淳朴。 某一处风景虽然初次相遇,却仿佛曾经亲历,它始终埋藏在你心里,从来不曾移动,永远无法抹去。
收藏:0
0
好的散文都不必笔笔中锋般圆满,往往是那笔尖的点滴,最动人心
收藏:0
0
真的浪漫,总是带有一些至深的不合理。但那似乎也是一种少年精神,象征着种种面对不可知的极大勇气与热忱,带着我所不尽理解的朦胧诗意
收藏:0
0
到了再也不用写周记的年纪,才慢慢开始觉得,逐着春华秋实做一些生活记录,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收藏:0
0
每一个移民城市最大的特点,便是它常年的漂泊无定内化于人民内心的那份偏执的清醒与温情的妥协
收藏:0
0
标签:
#都是遗风在醉人经典语录
#都是遗风在醉人名句
#都是遗风在醉人金句
#都是遗风在醉人名言
前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都是遗风在醉人
》
0
作者:
张怡微
其它的
张怡微作品
:
《
新腔
》
《
散文课
》
《
都是遗风在醉人
》简介:
台湾三年,漂浪三年。在异乡,潺潺的追忆是唯一能够随身携带的行李。 图文集收入了包括“漂浪与抒情”、“都是遗风在醉人”、“写,为了那缭绕于人的种种告别”三辑,分别从行旅、生活、艺文三个角度记录在台生活的流水抒情。 行走本身就是一种诠释。在行走中,像认识一个人的性情,逐渐认识一座岛屿的欢喜与为难,“遗风”既是人为的追缅,也是自然的嬗递。 其中,《漂浪与抒情》一文摘得第十五届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 刘克襄:这篇读来比较享受,没有...
(更多)
您可能喜欢的作品
更多
《阿城精选集》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季羡林文集》
《剥洋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