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魂里大概总有这两种魂:官魂和匪魂。
鲁迅 《鲁迅杂文精选》1

最可怕的不在于这令人心碎——心生来就是要碎的——而在于这使人心变成石头。
王尔德 《道林格雷的画像》1

平静到乏味,乏味到无趣,无趣到平安,平安到幸福。
桐华 《长相思》1

岁月长,衣衫薄,各位,来日方长。
高晓松 《晓说》1

其实只仿佛魔术家玩的飞刀,放手而并没有脱手
钱钟书 《围城》1

许多叽叽喳喳的肉的喜悦突然静了下来,只剩下一种苍凉的安宁,几乎没有感情的一种满足。
张爱玲 《红玫瑰与白玫瑰》1

首先,人家有名字,就说明不是一般人了,因为在日本,姓名是奢侈品,只有贵族才有姓名,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小孩生出来起个太郎、次郎之类的浑名(类似于阿猫阿狗),就这么凑合一辈子。一直到后来明治维新,天皇感觉手下这一大帮子阿猫阿狗实在有损形象,便下令百姓申报姓名,当然了,具体姓什么叫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这下就热闹了。在取名字(包括姓氏)的问题上,日本人充分发扬了能凑合就凑合的精神,不查字典,也不等不靠,就地取材,比如你家住山上,就姓山上,你家住山下,就姓山下,家附近有口井,就叫井上,有亩田,就叫田中。
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1

不是谁太薄情,而是因为人本多情,多情之人才会种下更多的前因,可所有的结果也只有自己承担。
白落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1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有的时候也不错。
韩寒 《长安乱》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