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追求解释和意义,也许真的是人类的生理缺陷。观念、定义、观察角度、理论框架、判断前提,都很容易限制人的思考路径,而人又是那么地依赖“可视化”,如果没有头脑中的意像(image),也许思考就难以继续。但是用可视的“中观”层面的“现象”,是不是真的能够解读更宏观或更微观的“意像”?
宏观微观在框架上的鸿沟,对观测点(viewpoint?standpoint?)观察角度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我们可能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更何况人定的所谓“框架”,往往就是认识万事万物最大的屏障。
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司马迁 《史记》1
我如此的爱你
我甚至不舍得
让你欠我一点东西
我甚至不舍得
让你欠我一点东西
邱晨 《奇葩说》1
要让人们渴望做一件事,只需使做这件事的机会难以获得即可。
丹·艾瑞里 《怪诞行为学》1
今天的我,对文化如何影响制度的实施、降低制度的成本,有了更深的认识。
刘瑜 《送你一颗子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