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的文明。
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1

“你知道不知道,一个人要是坠入情网,就可能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了?那时候他就会像古代锁在木船里摇桨的奴隶一样,身心都不是自己所有了。把思特里克兰德俘获住的热情正同爱情一样,一点自由也不给他。”
毛姆 《月亮和六便士》1

知识分子的生命在于接受知识、分析知识、传播知识,甚至怀疑知识、否定知识,在他接受和分析的时候,他不该受到是非的仲裁。知识分子还应该享有最后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他说他越来越理解福伊(Foy),那个被基督徒杀害的十五岁女孩。她拒绝偶像崇拜只是为了维护自己最后一点自由,精神的自由。而后人把她作为圣女膜拜,把她肉身的一部分塑成塑像,使她也成了偶像,放入为她在康奇斯城建造的庙殿里,以膜拜来背叛为了人类最后的自由而牺牲的先哲。
严歌苓 《陆犯焉识》1

来台之后,与火车更有缘分。什么快车慢车、山线海线,都有缘在双轨之上领略,只是从前路上的东西往返,这时,变成了纵贯线上的南北来回。滚滚疾转的风火轮上,现代哪吒的心情,有时是出发的兴奋,有时是回程的慵懒,有时是午晴的遐思,有时是夜雨的寂寞。大玻璃窗招来豪阔的山水,远近的城村;窗外的光景不断,窗内的思绪不绝,真成了情景交融。尤其是在长途,终站尚远,两头都搭不上现实,这是你一切都被动的过渡时期,可以绝对自由地大想心事,任意识乱流。
余光中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1

选择回归小城市,选择回到父母身边的子女,他们获得了物质上的充裕,但却失去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和能力。一旦毕业后没能独立,靠向父母,之后便会形成路径依赖。于是,通过工作、婚姻、生子、育儿呈现的家庭矛盾就会越来越多。从此,他们获得了表面安逸的生活,却失去了内心自由的舞台。
佚名 《读者》1

只有在自由背景下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连岳 《我是鸡汤》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