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世界不是由男和女,而是由男男和男女和女女构成的。就是说,一个人用的是今天两个人用的材料。大家对此心满意足,相安无事地生活。岂料,神用利刀将所有人一劈两半,劈得利利索索。结果,世上只有男和女,为了寻找本应有的另一半,人们开始左顾右盼,惶惶不可终日。""总之我要说的是,人一个人生存是很了不得的事。"
村上春树 《海边的卡夫卡》1

伟大的人物往往轻视巨大的酬报。
拜伦 《唐璜》1

人一旦有了一种思想,在任何事物中都能发现这种思想。
雨果 《巴黎圣母院》1

比煤炭还要黑的是人心
江南 《龙族IV·奥丁之渊》2

人与人之间极容易发生对立和损伤。但对立和损伤又并不单纯与孤起,总是与依赖、沉溺、恩惠、愉悦、幻觉同时进行。人性之恶隐藏在深处,同时具备一触即发的敏感和强度。人的关系在自私、偏见、惯性、懒怠中产生各种磨损,互相激发。需保持对这变化和成长中的关系的察觉。避免陷入粘滞、执着。避免激发它的恶性。
占有之心多起于需索、不安全及对欲望的渴求。恶则来自对这种渴求的执着。
安妮宝贝 《眠空》0
占有之心多起于需索、不安全及对欲望的渴求。恶则来自对这种渴求的执着。

不要以为一个男人穷,他就会以勤补拙,努力用自己的主观态度去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不,从夏力和刘广之间的对比,唐小瑛看到了事业有成和心态平和之间的正比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她所列举的考察对象个个都是年薪至少五到八万。对拜金的这种诠释,让她感到豁然开朗:说到底,我仍然是一个纯情女生,我拜金,并不意味着我拜的仅仅是金,正如钻石王老五身上有金,但有的不仅仅是金。恰恰相反,鉴于金和心态之间的正比关系,我拜的不是金,而是与金相联系的、金背后的健康平和的心态。
刘瑜 《那么,爱呢?》1

社会的专制程度越高,同情心就越不普遍。
熊逸 《春秋大义》1

我就这么说说笑笑过日子,但似乎别人都一个个假装活得很认真。
李宫俊 《李宫俊的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