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避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
上邦皇帝,为父为君,下邦皇帝,为臣为子。
吴承恩 《西游记》0

我们看历史上一切制度,都该注意到每一制度之背后的当时人的观念和理论。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0

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谓之倒逆,倒逆则乱矣。
欧·亨利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0

今天我们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0

至于为什么我梦见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印象,而对那些真正使我非常激动到足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印象,却反倒隐藏不见。我想最好的解释方法,就是再利用“梦之改装”的现象中,所提过的心理力量中的“审查制度”来作一番阐释。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0

如果没有武装力量的支持,法律是不可能存在的。
塞万提斯 《唐·吉诃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