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教育法的第一课就是使儿童的身心都能理解节奏,而它的整个出发点是:帮助精神和肉体的谐调平衡,只要能唤起想象力,提高创造力,便算达到了目的。这是个不错的教育方式。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鲁迅 《鲁迅杂文精选》1

父母对于子女,应该是健全的生产,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鲁迅 《鲁迅杂文精选》2

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黄磊 《小欢喜》1

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
刘勰 《文心雕龙》0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1

怎样才能使孩子与生俱来的素质不被周围的大人们损害,而让这些难得的素质得以发扬光大。 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
黑柳彻子 《窗边的小豆豆》1

修养是一种态度,而非是一种束缚
佚名 《佚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