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佚名 《佛经》0
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当观此身体,臭秽难具论。内外及中间,无一清净物。
己身既如此,它身亦复然。深生厌恶心,慎勿生贪著。
当观极乐国,纯是莲花生。不假父母胎,寿命原无量。
一念念佛时,莲花即化生。若能无间断,决定生安养。
当观此身体,臭秽难具论。内外及中间,无一清净物。
己身既如此,它身亦复然。深生厌恶心,慎勿生贪著。
当观极乐国,纯是莲花生。不假父母胎,寿命原无量。
一念念佛时,莲花即化生。若能无间断,决定生安养。
佚名 《佛经》0
问。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何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放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舌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菩提达摩 《少室六门》0
问。云何观心称之为了。答。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界自然。本来俱有。虽离假缘。合互相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随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智明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菩提达摩 《少室六门》0
禅宗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句也是多,一说就是错。
冯唐 《活着活着就老了》0
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而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若欲觅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菩提达摩 《少室六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