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作者是捷罗姆·大卫·塞林格(J. D. Salinger)。 香港与台湾将本书翻译为《麦田捕手》,中国大陆的主流版本为施咸荣所翻译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守望者》是捷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客观又深刻地指出了青少年在成长过成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巨大争议,但仍然受到大批读者的喜爱。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尔顿出身在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自己的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而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老是挨罚。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彷徨,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这本小说虽然争议很大,仍然受到大批读者的喜爱,它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之一。这部小说带有作者年轻时一段自传的性质,小说讲述了一个16岁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德(Holden Caulfield),在圣诞节假前际因为5门功课有四门不及格被学校开除后,在极度压抑、颓废、矛盾中度过的几天经历。早熟但幼稚的霍尔顿发现现实世界的丑恶跟他理想的童年世界的“纯真”形成巨大的反差、在看到了成人世界的种种丑恶、虚伪后沉湎于理想、纯真的童年世界里不能自拔,一直幻想能做个“纯真”保护神,最后精神几乎崩溃,被送进一家精神病医院疗养。在医院疗养康复中他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自己的故事。
《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著,施咸荣译,译林出版社。 施咸荣(1927-1993),浙江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先后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尤以对黑人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研究见长。一生译作与著述约八百万字。著有《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美国文学简史》(合著)、《西风杂草:当代英美文学论丛》、《美国黑人奴隶歌曲》、《美国通俗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等论著;译有《最幸福的人》、《马戏团到了镇上》等14部;主持编辑并出版《莎士比亚全集》。
《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著,施咸荣译,译林出版社。 施咸荣(1927-1993),浙江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先后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尤以对黑人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研究见长。一生译作与著述约八百万字。著有《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美国文学简史》(合著)、《西风杂草:当代英美文学论丛》、《美国黑人奴隶歌曲》、《美国通俗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等论著;译有《最幸福的人》、《马戏团到了镇上》等14部;主持编辑并出版《莎士比亚全集》。
1.那是十二月,天气冷得象巫婆的奶头,尤其是在这混帐的小山顶上。
2.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3.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Remember what should be remembered, and forget what should be forgotten.Alter what is changeable, and accept what is mutable.
4.I’d just be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nd all. I know it’s crazy, but that’s the only thing I’d really like to be.
5.女人的身体很像一把小提琴,需要一个大音乐家才能演奏出好音乐。
标签:#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麦田里的守望者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