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门》简介

    《窄门》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创作的中篇小说。
    小说描写主人公杰罗姆自小爱着表姐阿莉莎,阿莉莎虽然对杰罗姆也怀有同样的感情,但她恪守清教徒的自我约束,把感情深深埋在心底,最后积忧成疾,不幸身亡。
    在《窄门》中,纪德将爱情中的神秘主义体验推向极致,讲述了一段纯洁炙热、却又含着无边孤寂和无限辛酸滋味的爱情故事。
    杰罗姆与表姐阿莉莎自小青梅竹马,偷偷地彼此爱恋着,他们的爱情也得到了周围人的支持,他们以全部的纯真与热情,一心只想为对方而变成更好的人。但爱得愈深,愈不能忍受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不完美,尤其是当阿莉莎目睹了母亲与他人私奔、妹妹过着平淡而又毫无爱情可言的婚姻生活后,而愈加不能忍受任何阻碍通往完美爱德的崎岖,她甚至将自己的存在看做杰罗姆穿越“窄门”、接近上帝的最大障碍。于是她转向迷狂的宗教信仰,为了让爱人更加自由地到达天国彼岸、获得比爱情所能给与的平凡幸福“更好的”东西,她选择了逃离,最终孤独死去。
    童年的纪德异常淘气,最爱好的事情就是趁保姆不注意把其他孩子辛苦搭建好的砂房子摧毁。或许因为母亲的管教太过严厉,年幼的纪德无法自由表达自己,因而通过这种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反抗母亲的信念。成人后,他费尽周折终于娶了深爱的表姐为妻,却仅仅满足于柏拉图式的精神交流。他眼中的爱情是极为圣洁的,而性则是罪恶的,这样思想使他根本无法对妻子产生欲望。与此同时,他觉察出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确切地说是恋童癖,少年青春美丽健康的身体令他着迷,他过起了一种精神之爱与肉体之爱完全割裂的生活。他的小说《窄门》就是这种生活的产物。 
    《窄门》是纪德用了大概十七八年的时间进行构思的作品,其最早的构思来自于他母亲的家庭教师兼好友安娜砂克尔顿小姐的人生结局。纪德原本想用《克莱尔小姐之死》作为这部作品的名字,后来又在《窄道》和《窄路》进行了选择,最后取意于《圣经·路加福音》中耶稣的话:“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将题目确定为《窄门》。《窄门》写完后,纪德读给他的表哥听,表哥对书中毫无节制的虔诚和对《圣经》的大量引用表示懊丧,纪德随后就删减了将近三分之二。
    《窄门》完成于1908年10月,是纪德在创作成熟时期发表的一部作品。《窄门》最初是作为一部连载作品在1909年的《新法兰西评论》上连续出现的,并没有受到人们太多的关注。1909年7月初,《窄门》的单行本发行,产生了一些影响。
    《窄门》是一个爱情和自由难以协调的悲剧。阿莉莎和杰罗姆的爱情是一种对个性自由冲突的隐性表达。爱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恋爱双方的个性和谐,而个体情感的不同显现在一定条件下会不可避免地与个性的自由发生冲突。自由的伦理必然是艰难的伦理。纪德把心中对自由的思索转化为具体的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则成为被纪德自己扩大的心灵投影。对于纪德,我们可以把阿莉莎和杰罗姆看成是他的一个复合体。从杰罗姆的角度来讲,杰罗姆有着爱慕和追求阿莉莎的自由,认为自己只有在与阿莉莎的相爱中才能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安慰和情感的自主;从阿莉莎的角度来讲,阿莉莎虽然也有爱慕和接受杰罗姆爱情的自由,但她认为自己只有在与上帝的对话中才能找到自我和自由。很明显,他们二人追求的自由和自主是两个层面的,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在俗世中;另一个在宗教的天国中,在幻境中。到底哪个人的方式是我们所希望的呢?纪德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一种复合的答案:“思想自由”与“行动自由”的统一。思想自由是行动自由的前提,没有思想上的转变,行动也就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无论是思想的自由还是行动的自由,纪德以他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不仅向众人展示了他那颗追求快乐和自由的灵魂,而且更重要地是告诉信奉上帝的选民:人性的自由和本真的自我才是存在的最大理由。 [3] 
    纪德曾经指出《窄门》是“对某种信仰狂热倾向的批评”。人类给自身制造的最缺乏理性的行动,其中就有宗教狂热这一项,它常常将人的意志消磨殆尽,然后造成盲目地顺从与对个性的严重压抑。小说里,教会并对女主人公的思想并没有进行直接的侵蚀,只是描写女主人公对牧师的布道之后的心理变化,及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然而恰恰就是这种影响把女主人公的爱情给扼杀在了摇篮当中。至于男主人公,他也一样。在宗教的影响下,他不敢放开自己的感情,让自由地去爱。他不敢正面面对阿莉莎;与她接近的时候,他却自以为“配得上她的最好的行动就是马上离开她”;当决定向她求婚的时候,他多次拖延;想与她亲密的时候,他压抑着自己的热情。他同阿莉莎一样,追求在道德上的完美,实现精神的纯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却失去了得到幸福的机会。 [4] 
    《窄门》的叙述方式是一种爱情的伦理叙事,爱情是人伦关系中具有情感价值的一种伦理关系,而性爱是人类社会无法逃避的一个敏感话题,性伦理和道德伦理为我们提供了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纪德就是想通过写作思考自己时代所处的道德伦理处境,关注个体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意识。尽管《窄门》中对这些问题做了十分晦涩的暗示,但是信仰的追求和德行的规约使追求德行和圣洁的主人公都摆脱不了肉欲的诱惑和灵与肉如何统一的困惑。 [3] 
    纵观纪德其他代表作如《背德者》或《伪币制造者》,写的都是孤立入世的挣脱,挣脱家庭,挣脱旧观念,挣脱道德枷锁,而《窄门》则尽情描绘着一位黛玉式倍受煎熬郁郁而终的幽怨闺秀,体现在阿莉莎身上的将爱未爱与对圣境的向往,似乎都在证明:这一次,叛逆的名字叫做孤独。但其实不然,阿莉莎的性格与纠缠在她心上的丝丝缕缕,恰是纪德本人的精神自画像,作为深受新教道德观束缚的青年纪德来说,叛逆固然是一种表达,而关于叛逆本身,也是他斗争的一部分,在阿莉莎的求索人生里,初时是为教义而舍弃爱情,到后来竟是为爱人得教义而舍弃自我,又回到了原点,此时的爱与束缚纠缠不清,她的选择基点仍是爱。而纪德之叛逆,要叛的也不仅仅是年少幽闭的本身,而是整个对生命的态度,选择燃尽年华,本身是最大的离经叛道。
    窄门简介
    0
    查阅:77

    1.正由于我抱着与你相见的希望,我才永远认为最崎岖的路是最好的路。

    2.为了你我把人生的高度设得那么高,以至于人间所有乐事对于我来说全是失落。

    3.春天的意志和暖流正在逐渐地驱走寒冬。

    4.我终于感到,我们之间的全部通信只是一个大大的幻影,我们每个人只是在给自己写信,我深刻地爱着你,但却绝望地承认,当你远离我时,我爱你更深。

    5.我常常感到爱情是我身上最美好的东西,我的一切美德都由此而来。是爱情使我超过我自己。要是没有你,我会重新落到我那平庸天性的可怜的水平上。正由于我抱着与你相见的希望,我才永远认为最崎岖的路是最好的路。

    • 安德烈·纪德简介

      安德烈·纪德简介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年11月22日-1951年2月19日),法国著名作家。保护同性恋权益代表。主要作品有小说《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散文诗集《人间食粮》等。纪德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纪德1869年11月22日生于巴黎。他父亲是巴黎大学法学教授,死于1880年。他叔叔是政治经济学者查尔斯·纪德(Charles Gide)。纪...(更多)

    标签:#窄门简介#窄门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