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沫简介
杨沫(1914年9月25日-1995年12月11日),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原籍湖南湘阴。 生于北京,1995年12月11日逝世。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北京文学》主编等职务。其代表作是描写一个知识女性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其中鲜明、生动地刻画了林道静等一系列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于1958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并被改编为电影。另有演员。1995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2019年9月23日,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力作《青春之歌》自1958年问世以来,多次再版,畅销不衰,累计发行500万册,已有10多种文字的译本,并被拍摄成同名影片,曾影响几代青年。以后她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由她本人整理出版的近300万字的7卷本《杨沫文集》收录了她大部分作品。 [3]
杨沫曾是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从1989年起至逝世前任北京市文联主席。
1995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914年8月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温泉女中,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当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
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
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7年12 月,投身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斗争,先后任安国县妇救会主任、冀中区妇救会宣传部长,冀中十分区地委会妇委书记、妇救会宣传部长等职。1941 年12 月,开始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先后在平西根据地的《挺进报》、冀中十分区的《黎明报》以及《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做编辑工作。曾任晋察冀妇联主办的《时代妇女》主编 [4] 。
1949 年5 月,任北京市妇联宣传部副部长。1952年12月任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编剧。1957 年秋,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963年1月调北京市文联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筹备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主席。1964年,杨沫同志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革”结束后,当选为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34年她发表了第一篇作品——散文《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以后又以“小慧”等笔名发表揭露日寇暴行的短篇小说、散文。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中篇小说《苇塘记事》,作品集《红红的山丹花》《杨沫散文集》《自白——我的日记》《不是日记的日记》《站在八十年代的地球上》《杨沫文集》(七卷)等。其代表作《青春之歌》累计印数已超过500 万册,还被译成英、法、德、俄、日、朝鲜、越南、希腊、印尼、阿拉伯、巴基斯坦、保加利亚等十六、七种文字在国外发行,并由她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拍成电影,成为我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1958年出版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成功地塑造了知识青年林道静这一艺术典型。小说在读者中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影响深广,曾由作者改编为电影剧本,拍成同名电影上映。
杨沫的作品还有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杨沫散文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散文集《自白——我的日记》,以及《杨沫文集》等。
2019年9月23日,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力作《青春之歌》自1958年问世以来,多次再版,畅销不衰,累计发行500万册,已有10多种文字的译本,并被拍摄成同名影片,曾影响几代青年。以后她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由她本人整理出版的近300万字的7卷本《杨沫文集》收录了她大部分作品。 [3]
杨沫曾是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从1989年起至逝世前任北京市文联主席。
1995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914年8月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温泉女中,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当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
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
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7年12 月,投身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斗争,先后任安国县妇救会主任、冀中区妇救会宣传部长,冀中十分区地委会妇委书记、妇救会宣传部长等职。1941 年12 月,开始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先后在平西根据地的《挺进报》、冀中十分区的《黎明报》以及《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做编辑工作。曾任晋察冀妇联主办的《时代妇女》主编 [4] 。
1949 年5 月,任北京市妇联宣传部副部长。1952年12月任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编剧。1957 年秋,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963年1月调北京市文联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筹备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主席。1964年,杨沫同志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革”结束后,当选为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34年她发表了第一篇作品——散文《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以后又以“小慧”等笔名发表揭露日寇暴行的短篇小说、散文。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中篇小说《苇塘记事》,作品集《红红的山丹花》《杨沫散文集》《自白——我的日记》《不是日记的日记》《站在八十年代的地球上》《杨沫文集》(七卷)等。其代表作《青春之歌》累计印数已超过500 万册,还被译成英、法、德、俄、日、朝鲜、越南、希腊、印尼、阿拉伯、巴基斯坦、保加利亚等十六、七种文字在国外发行,并由她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拍成电影,成为我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1958年出版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成功地塑造了知识青年林道静这一艺术典型。小说在读者中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影响深广,曾由作者改编为电影剧本,拍成同名电影上映。
杨沫的作品还有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杨沫散文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散文集《自白——我的日记》,以及《杨沫文集》等。
1.生活的海洋,只要你浮动,你挣扎,你肯咬紧牙关,那么,总不会把你沉没。
2.人在痛苦的时候,是最容易回忆往事的。
3.清晨,一列从北平向东开行的平沈通车,正驰行在辽阔、碧绿的田野上。茂盛的庄稼,明亮的小河,黄色的泥屋,矗立的电杆全闪电似的在凭倚车窗的搭客眼前闪了曩昔。
4.人在痛苦的时候,是最易回忆旧事的。林道静一边哭着,一边堕入到回忆中,她怎样会一小我来到这伶丁伶仃的地方?
5.这女门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活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满身上下满是白色。
标签:#杨沫简介#杨沫介绍#杨沫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