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两种有益的艺术形式,一是宗教,一是小说。
记得王尔德说过,“艺术并不模仿人生,只有人生模仿艺术。”
张爱玲 《重访边城》1

如果你志在追求艺术追求文学,那么去读一读希腊人写的东西好了。因为要诞生真正艺术,奴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而古希腊人便是这样:奴隶们耕种、烧饭、划船,而市民们则在地中海的阳光下陶醉于吟诗作赋,埋头于数学解析。所谓艺术便是这么一种玩艺。
村上春树 《且听风吟》1
而古希腊人便是这样:奴隶们耕种、烧饭、划船,而市民们则在地中海的阳光下陶醉于吟诗作赋,埋头于数学解析。所谓艺术便是这么一种玩艺。

文学不必贯穿一种稳定而明确的哲学理念。文学就是文学,只从人格出发,不从理念出发;只以形式为终点,不以教化为目的。请问唐代那些大诗人各自信奉什么学说?实在很难说得清楚,而且一生多有转换,甚至同时几种交糅。但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他们写出千古佳作。
余秋雨 《中国文脉》1

电视就是瞬间,要有戏剧性。
柴静 《看见》1

当我需要创作灵感的时候,我就去看“人”。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我就是去当地人特别多的广场、酒吧,我就去那里看人,从城市的人流里我会知道这个城市的节奏、文化、气息……“人”是最好的灵感来源。
金星 《掷地有声》1

文艺女青年对这个世界充满一厢情愿的热情和美好愿望,也必然会遭受很多打击。她们和这个世界是一种互相试探的关系,由于找不到答案,所以处在一种困惑的状态。但因为她们始终希望能够在生活中有所发现,容易和各种东西产生共鸣,所以也很敏感,保持着开放的心灵状态,并且容易多愁善感。
廖一梅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1

写出一个疑题时 包含着可能有的答案 文学是这样的
木心 《云雀叫了一整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