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寻求与他人共鸣的渴望程度,通常与他自身的境界成反比。
心有雷霆面若静湖,这是生命的厚度,是沧桑堆积起来的。
麦家 《人生海海》2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特别,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张方宇 《单独中的洞见2》1

因为没有得到那个来自你生命之初最依赖信任着的人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在后来每当遇到别人对我们稍微好一些的时候都会感觉有些沉重乃至惶恐。生怕不知道要做着什么、回馈什么才能去维系。也不敢相信这是仅凭我真实的自己就能得到的。
佚名 《佚名》1

虽然终年索居,晨起后枕褥的零乱,像是一桩罪孽,清刷整理即毕,又像是一番救赎。常为别人的卧室卧具的不成体统而深有感喟。这样的日常功德都不能履行,何况其他的,昼间行经——不知其人观其床。
木心 《素履之往》1

特别是那些独特需求旺盛的人们,可能牺牲个人需求去换取名声需求。
丹·艾瑞里 《怪诞行为学》1

曾经见过结果,再也无法再见,其实是一种痛苦。
猫腻 《将夜》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