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真没意思,因为真没意思,艺术才有意思。
木心 《文学回忆录》1

艺术家指的是一种始终在寻求,但未必一定有所收获的人;我认为它的含义与‘我知道它,我已经得到了它’正相反。我说我是艺术家,我的意思是‘我在寻求,我在奋斗,我在全心全意的投身于艺术中’。
欧文·斯通 《渴望生活·梵高传》0

文艺女青年对这个世界充满一厢情愿的热情和美好愿望,也必然会遭受很多打击。她们和这个世界是一种互相试探的关系,由于找不到答案,所以处在一种困惑的状态。但因为她们始终希望能够在生活中有所发现,容易和各种东西产生共鸣,所以也很敏感,保持着开放的心灵状态,并且容易多愁善感。
廖一梅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1

我们能在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想象那些围墙里的情景吗?可以肯定,这个门庭里进进出出的人都很少谈论书法,门楣、厅堂里也不会悬挂名人手迹。但是,早晨留在几案上的一张出门便条,一旦藏下,便必定成为海内外哄抢千年的国之珍宝。 晚间用餐,小儿子握筷的姿势使对桌的叔叔多看了一眼,笑问:“最近写多了一些?” 站在背后的年轻保姆回答:“临张芝已到三分。” 谁也不把书法当专业,谁也不以书法来谋生。那里出现的,只是一种生命气氛。
余秋雨 《中国文脉》1

波希米亚人的眼睛,就是狼的眼睛。
梅里美 《卡门》0

自杀从来都是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的,而我们的研究恰恰相反,我们在一开始关注的就是个体思想与自杀之间的关系。这种行为正如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在心灵的静默中孕育,行为者本身没有意识到。而某个晚上,他却扣动了扳机,或是纵身一跃。我曾听说一个公寓经理自杀的例子。五年前他失去了自己的女儿,打那时整个人就变了很多,而这一变故“侵蚀”着他。用这个词来形容再准确不过了。开始思考也就开始了被侵蚀。社会与这种开始没什么必然联系,问题出在人们心里,那才是应该探究的地方。
阿尔贝·加缪 《西西弗的神话》0

写作唯一压力,只在于它让你对自己有要求。
安妮宝贝 《眠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