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适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卢梭 《忏悔录》1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着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
卢梭 《忏悔录》1

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
王朔 《玩的就是心跳》2

具有良知和运用良知是两回事。有时有些人做起事来一副无耻的模样,但我相信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有某种良知存在的。就像某些人看起来似乎没有大脑的样子,但这只是他们不用脑筋罢了。来自苏菲的世界·希腊文化
乔斯坦·贾德 《苏菲的世界》1

我们称人类对环境所做的改变为文化,即精神指导肉体的结果。
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