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名言
热门名人
经典语录
小说摘抄
散文美句
台词
古文
诗
电影台词
小说摘抄
书籍名句
散文美句
宋词
古文
诗歌
综艺
微博
连续剧台词
动漫语录
俗语
广告
句子抄所收录"书籍名句"中的金句:
金句谷致力于收录经典书籍中的名句,让你欣赏经典中的经典。
善观色者。色不生于心。心不生于色。即色与心俱是清净。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
《少室六门》
0
迷时有此岸。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无禅定。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其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
《少室六门》
0
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缚。
《少室六门》
0
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众生与无明。亦如右掌与左掌。更无别也。
《少室六门》
0
已知一切法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无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
《少室六门》
0
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话会。典教凭何所及。
《少室六门》
0
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
《少室六门》
0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少室六门》
0
一更端坐结跏趺, 怡神寂照胸同虚,旷劫由来不生灭, 何须生灭灭生渠 ,一切诸法皆如幻 ,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像 ,湛然不动自如如。
《少室六门》
0
皆由一相也。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言离心无佛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然佛从心生。而佛未尝生心。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于鱼者。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于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
《少室六门》
0
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菩萨所行之处也。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是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是禅定。
《少室六门》
0
西天二十七祖。只是递传心印。吾今来此土。唯传一心。不言戒施。精进苦行。乃至入水火登剑轮。一食卯斋长坐不卧。尽是外道有为法。
《少室六门》
0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无有此处。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也。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也。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即尽日言而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是故如来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离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
《少室六门》
0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答。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而始生。及伐树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省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道。则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少室六门》
0
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人若不造业。业与人俱灭。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人生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不苦哉。若以至理而论之。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亦安得妄见业报哉。
《少室六门》
0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生死事大。不得空过。自诳无益。纵有珍宝如山。眷属如恒河沙。开眼即见。合眼还见么。
《少室六门》
0
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而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若欲觅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少室六门》
0
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则识摄色。迷则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身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动念处。是名正觉。
《少室六门》
0
蛇化为龙。不改其鳞。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贞。
《少室六门》
0
外息诸缘 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 可以入道 明佛心宗 等无差误 行解相应 名之曰祖
《少室六门》
0
我本求心心自持 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 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 只这心心心是佛
《少室六门》
0
十二因缘有。生下老相随。有身无明至。二相等头齐。身尽无明尽。受报却来期。智身如幻化。急急悟无为。
《少室六门》
0
迷人任他指挥。不觉堕生死海。但是不见性人。妄称是佛。此等众生是大罪人。诳他一切众生。令入魔界。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魔家眷属。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凭何免生死。
《少室六门》
0
究竟无生性。清净是涅槃。凡夫莫测圣。未到即应难。有学却无学。佛智转深玄。要会无心理。莫着息心源。
《少室六门》
0
慧可,我现将衣钵传给你作为传法信物,你就是禅宗二祖。在我过世二百年之后,衣钵传至六祖,便不需要再传。因为在那个时候禅宗法门已传遍各地。不过知道的人多而行道的人少,说理的人多而悟理的人少。所以,你不可轻视执迷不悟的人,任何人在一念之间,都会弃恶从善!这四卷愣迦经是佛祖的最高法要,可以用来开悟世人,现在一并交给你,你听着: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少室六门》
0
标签:
#书籍名句
上一页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下一页
金句分类
句子
出自:
散文/随笔
书籍
歌词
诗歌
古诗
宋词
格言
心语
古风句子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英语名言
小说摘抄
动漫语录
网友原创
电影台词
电视剧台词
文言文名句
句子的感觉:
唯美的句子
优美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忧伤的句子
伤心的句子
心痛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友情的句子
想念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
正能量的句子
小清新句子
句子的长度:
短句子
长句子
超长句
句子适用于:
微信
微博
短信
个性签名
您可能感兴趣的名人名言
更多
席瑞
木瓜黄
李玫瑾
巫哲
当年明月
麦家
罗翔
无仪宁死
Priest
丁立梅
墨香铜臭
徐特立
适用于
适用于微博
适用于QQ个性签名
适用于微信
适用于短信
推荐句集
更多
1.
学生作文必备
(
zhuxianfei
)
2.
古风
(
zhuxianfei
)
3.
毕业季
(
zhuxianfei
)
4.
为爱发烧
(
zhuxianfei
)
5.
经典开场白
(
zhuxianf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