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维持其发展而不致变为反面者,则其中必先包含其反面之分子,使其发展永不能至极点。“大直若屈,大巧若拙”,惟包含有屈之直,有拙之巧,是谓大直大巧,故大直非屈也,若屈而已;大巧非拙也,若拙而已。
正义必胜吗?当然,胜利的就是正义。
尾田荣一郎 《海贼王》0

一切事物在被观照时都是愉悦的,但在具体存在时,却是可怕的。
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0

经验虽然告诉我们某物是如此这般的状况,但并不告诉我们它不能是另外的状况。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1

如若人们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想,那么,很显然他们是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以某种实用为目的。……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为了自身而存在。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0

当语言休假时,哲学问题便出现了。
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1

把生与死看得过分严重是人的禀性,这禀性的表现出来就是所谓的感情,其实,这正是上天造人的阴谋处。识破这个阴谋的是那些哲学家,高人,真人,所以他们对死从容不迫。另外,对死没有恐惧的是那些糊里糊涂的人。最要命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人,他们最恐惧死,又最关心死,你说人来世上是旅游一趟的,旅游那么一遭就回去了,他就要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又要回到哪儿去。道教来说死是乘云驾鹤去做仙了,佛教来说灵魂不生不死不来不往,死的只是躯体,唯物论讲师来说人来自泥土,最后又归于泥土。
贾平凹 《愿人生从容》0

被许多不明智的人辱骂,被更多的人背弃的道德意识其实古已有之。今天依然存在,并非灵魂上处于混沌状态的第四纪的哲学家们的发明。随着时代的推移,随着人们共同活动的增加和对宇宙起源学的曲解,我们最后把意识与血液的颜色和眼泪的咸淡混为一谈,放佛这还不够,我们还把眼睛变成了镜面朝里的镜子,因此眼睛往往毫不保留地展示出我们试图用嘴否认的东西。
若泽·萨拉马戈 《失明症漫记》0

财富往往建立于权力之上。
乔斯坦·贾德 《苏菲的世界》1
